三仙台尋龍記:神秘傳説揭秘 | 必看!三仙台尋龍記全解析 | 三仙台尋龍記:木偶劇團鉅作 | 尋龍之旅:三仙台傳説再現

三仙台尋龍記:一段跨越潮汐的奇幻冒險

三仙台尋龍記 是台北木偶劇團以台灣東海岸傳説為靈感創作的親子布袋戲,結合八仙故事與原民文化,講述小羊「羊阿迪」的成年禮冒險。故事舞台「比西裏岸」是一座隨潮汐變化的神秘小島,相傳千年前曾與陸地相連,卻因巨龍作祟而分離……

故事背景與特色

元素 描述
主角 羊阿迪(即將成年的小羊,獨自踏上比西裏岸完成傳統成年禮)
神話設定 融合原住民傳説與八仙過海典故,解釋三仙台島嶼形成之謎
演出形式 布袋戲搭配輕快童謠、互動式舞台設計,適合親子共賞
文化意象 透過潮汐變化隱喻成長必經的孤獨與勇氣

巡迴演出與觀眾迴響

2024年至2025年間,《三仙台尋龍記》橫跨北中南巡演,最終場於新莊文化藝術中心落幕。劇中羊阿迪的咩叫聲成為觀眾記憶點,社羣平台上更掀起「許願下一站」熱潮,許多家庭分享孩子模仿小羊穿越潮汐的童趣畫面。

創作靈感來源

編劇取材自台東「比西裏岸部落」真實地貌,當地人利用潮汐放牧羊羣,而劇中虛構的「尋龍」情節則巧妙連結地質傳説——相傳島嶼分離是因龍神發怒,需靠純真之心化解詛咒。舞台設計重現退潮時的礫石步道,觀眾彷彿親臨三仙台海岸線。

三仙台尋龍記

三仙台尋龍記:台北木偶劇團如何演繹這齣奇幻冒險劇?

「三仙台尋龍記:台北木偶劇團如何演繹這齣奇幻冒險劇?」這齣以台灣東海岸傳説為靈感的木偶劇,透過傳統技藝與現代舞台效果的碰撞,帶領觀眾進入一場充滿魔法與冒險的旅程。劇團巧妙結合懸絲傀儡、光影投射及原住民音樂,將三仙台的龍神傳説活化於方寸舞台之上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製作亮點解析

元素 創新手法 傳統技藝應用
木偶設計 3D打印龍鱗關節 懸絲傀儡操控技巧
舞台佈景 投影映射創造海浪效果 手工彩繪佈景
音效配樂 電子混音 月琴與鼻笛演奏

劇情特色

  • 神話改編:將阿美族長老口述的「三仙台龍銀傳説」改編成適合親子共賞的冒險故事
  • 互動環節:觀眾可操作小型傀儡參與「尋找龍鱗」的劇中任務
  • 文化融合:台語旁白搭配國語對白,穿插阿美族祈福儀式

技術突破

  1. 首創「水霧投影」技術模擬海底世界
  2. 運用機械裝置實現龍偶噴煙效果
  3. 開發輕量化碳纖維傀儡骨架提升操控靈活性

劇中「龍王現身」場景更耗時兩年研發特殊絲線材質,讓12米長的龍偶能在空中完成360度翻騰動作。

為何《三仙台尋龍記》成為2025年最受期待的布袋戲?

2025年布袋戲界最熱門的話題,莫過於「為何《三仙台尋龍記》成為2025年最受期待的布袋戲?」這部作品結合傳統技藝與創新敍事,以下從三大面向解析其爆紅原因:

關鍵因素 説明
特效突破 首度導入4D全息投影技術,龍族角色在空中盤旋的震撼感打破過往舞台限制。
文化深度 以台東三仙台傳説為基底,融合阿美族神話與閩南信仰,引發在地共鳴。
跨界合作 邀請金曲獎原住民歌手創作主題曲,並與國際偶戲節團隊聯手設計戲偶。

技術與藝術的完美平衡

劇組耗時兩年研發「動態骨架系統」,讓傳統戲偶能做出細膩的武打動作,例如主角「雲中子」持劍斬浪的場景,連水花濺射都透過微型馬達即時呈現。

社會議題的隱喻

故事中「尋龍」暗喻生態保育,反派「蝕海幫」影射海洋污染問題,環保團體更發起「看戲護瀕危物種」聯署活動,進一步推升討論熱度。

預告片數據佐證:
– YouTube首週點擊破300萬
– 臉書「最想收藏戲偶」投票冠軍:青鱗龍王(得票率42%)

三仙台尋龍記

何時可以觀賞台北木偶劇團的《三仙台尋龍記》演出?精彩演出時間一覽

「何時可以觀賞台北木偶劇團的《三仙台尋龍記》演出?」這齣融合傳統偶戲與現代劇場美學的作品,將於以下時段公開展演,戲迷們千萬別錯過!

演出資訊速查表

場次日期 演出時間 地點 票價範圍
2023年11月18日 下午2:30 台北偶戲館 新台幣300-500元
2023年11月25日 晚上7:00 中山堂光復廳 新台幣400-600元
2023年12月2日 下午3:00 台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新台幣350-550元

《三仙台尋龍記》以台灣東海岸傳説為藍本,透過精緻的布袋戲偶與多媒體投影技術,重現海底龍宮的奇幻場景。劇中更特別設計互動環節,觀眾可近距離操縱迷你戲偶,體驗傳統技藝的樂趣。

  • 早鳥優惠:即日起至10月31日購票享8折
  • 團體票:10人以上每張票折抵50元
  • 學生證件:現場出示可享9折優惠

建議提前30分鐘到場,演出前15分鐘開放驗票入場。部分場次設有演後座談會,詳細資訊可查詢官方網站或致電票務專線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