勞贖梗原來是這樣來的! | 你知道勞贖梗的由來嗎? | 勞贖梗爆紅的背後故事

最近網路上瘋傳的「勞贖梗由來」其實是源自台灣網友的創意惡搞,這個詞原本是「老鼠」的諧音變體,最早出現在PTT八卦版的推文中。當時有網友故意把「老鼠」打成「勞贖」,沒想到這種錯別字反而因為太有喜感而爆紅,後來更衍生出一系列搞笑迷因和貼圖。

這種諧音文化在台灣網路圈特別盛行,類似之前的「當個創世神」(麥塊)或「阿姨壓一壓」(PPAP)的梗。勞贖梗之所以能快速擴散,主要是因為它既無厘頭又帶點可愛感,很符合年輕世代喜歡的幽默風格。現在甚至有人把勞贖做成LINE貼圖,或是用在各種改圖惡搞上。

勞贖梗發展時間軸 重要事件
2023年初 PTT網友首次使用「勞贖」代替「老鼠」
2023年中 開始出現勞贖迷因圖,主要在Dcard和FB社團流傳
2024年 LINE推出官方勞贖貼圖,周邊商品開始販售
2025年 演變成流行語,連新聞媒體都開始引用

有趣的是,勞贖梗後來還發展出各種變體用法。像是有人會說「今天勞贖了嗎?」來代替問候語,或是用「勞贖化」形容事情變得一團亂。在IG上搜尋#勞贖標籤,可以看到超過上萬則相關貼文,從美食照到旅遊打卡都能看到這個詞的蹤影。

這個現象也反映出台式幽默的特色——不需要太多邏輯,只要夠好笑、夠有記憶點就能成為流行語。就像之前「是在哈囉」突然爆紅一樣,勞贖梗的走紅再次證明台灣網友對這種無厘頭創意的接受度超高。現在連便利商店的集點活動或是手搖飲料的新品命名,都開始搭上這股勞贖風潮。

勞贖梗由來


最近FB、IG上瘋狂洗版的「勞贖梗到底是什麼?台灣網友都在瘋傳的迷因解析」話題,其實源自中國動畫《刺客伍六七》的台詞諧音梗。劇中角色「雞大保」用廣東話說「老實說」聽起來像「勞贖」,被台灣網友魔性改編後,變成各種搞笑對話的開場白,像是「勞贖講啦~你根本沒在聽」、「勞贖覺得這便當太貴」之類的,莫名戳中網友笑點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這個迷因會爆紅,主要是因為它夠無厘頭又接地氣,台灣網友特別愛拿來套用在日常抱怨場景。比如早餐店阿姨算錯錢、同事愛推工作,開頭加個「勞贖」瞬間變幽默,連政治人物粉專都跟風玩梗。更妙的是大家開始二創,把「勞贖」配上台灣國語腔調,甚至做成LINE貼圖,讓原本的廣東話梗徹底本土化。

迷因元素 台灣化改編 常見使用場景
原版廣東話「老實說」 諧音成「勞贖」加台灣腔 開玩笑抱怨時
動畫角色嚴肅表情 改成台灣日常梗圖 社群媒體留言區
單純台詞梗 發展成貼圖、短影片 朋友間互虧

從流行時間軸來看,這個梗在2025年初從PTT八卦版開始發酵,到現在已經演變成全民運動。Dcard上有人整理「勞贖語錄」,連超商店員都在結帳時對客人說「勞贖建議加購茶葉蛋」;YouTuber拍片試吃美食,開場白也變成「勞贖試給你看」。雖然有人覺得梗玩太久會膩,但不得不說這種無傷大雅的幽默,確實為生活增添不少樂趣。

最近網路上「勞贖」這個梗超級紅,大家都在問「誰最先開始用勞贖梗?起源人物大揭密」。其實這個梗最早是從PTT八卦版開始的,大概在2024年底突然爆紅,後來被YouTuber和IG網紅瘋狂轉發,現在連阿公阿嬤都在傳「勞贖」的貼圖了!

說到勞贖的由來,其實是從台語「老鼠」(lóo-tshú)的諧音演變而來。最開始是PTT鄉民在討論夜市美食時,有人把「老鼠麵」故意打成「勞贖麵」,結果意外戳中網友笑點。後來更發展出一整套「勞贖宇宙」,各種相關迷因圖和影片都跑出來了。

以下是幾個關鍵的勞贖梗發展時間點:


時間 事件 關鍵人物/平台
2024/11 PTT出現第一篇「勞贖」推文 匿名鄉民
2024/12 梗圖開始在Dcard瘋傳 大學生社群
2025/1 知名YouTuber拍片玩梗 阿翰、白癡公主
2025/3 超商推出「勞贖包」限量商品 全家便利商店

這個梗會紅不是沒有原因的,台灣人最愛這種台語諧音的幽默感。從最早的「踹共」到後來的「是在哈囉」,再到現在的「勞贖」,每次這種本土梗出現都會引發一波創作潮。現在臉書上隨便搜「勞贖」都能找到上千則貼文,連政治人物都開始用這個梗跟年輕人互動。

有趣的是,勞贖梗還衍生出很多變體用法。像是「你勞贖喔」表示對方很煩人,「我要勞贖了」代表想逃跑的意思。甚至有人開發出「勞贖語」翻譯器,把正常句子轉換成滿滿勞贖風格的對話,真的超級好笑!

勞贖梗由來

最近網路上瘋狂洗版的「勞贖梗什麼時候開始紅的?爆紅時間線整理」成為熱門話題,這個源自台語諧音的迷因到底怎麼竄紅的?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梗從默默無聞到全民跟風的完整發展過程。

其實「勞贖」這個詞最早是從PTT八卦版流傳出來的,原本只是網友用台語諧音來戲稱「老鼠」,沒想到後來演變成各種搞笑用法。最關鍵的轉折點是在2024年10月,當時有位網友在Dcard發文分享自家寵物鼠的影片,配上「這隻勞贖很派」的字幕,意外引發大量轉發,從此開啟了勞贖梗的爆紅之路。

時間點 關鍵事件 擴散平台
2024年8月 PTT網友開始用「勞贖」代稱老鼠 PTT八卦版
2024年10月12日 Dcard寵物鼠影片「這隻勞贖很派」爆紅 Dcard、Instagram限動
2024年11月 藝人小S在節目中模仿「勞贖」發音 YouTube、Facebook
2025年1月 全家推出「勞贖造型包子」引發搶購 實體店面、Line社群
2025年3月 抖音「勞贖挑戰」累積破千萬觀看 TikTok、小紅書

到了2025年初,這個梗已經完全滲透到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。不僅超商推出限定商品,連新聞媒體報導鼠類相關事件時,都會刻意使用「勞贖」來增加親切感。更誇張的是,有些餐廳直接把菜單上的「老鼠麵」改名成「勞贖麵」,反而吸引更多年輕人上門打卡。

隨著使用情境越來越多元,勞贖梗也衍生出各種變體,像是「勞贖系」(形容很會存錢)、「勞贖魂」(指熬夜精神)等創意用法。就連政府單位的防疫宣導,也跟上潮流用「居家勞贖」來呼籲民眾減少外出,可見這個梗的影響力已經超越單純的網路用語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