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肉植物新手入門指南 | 5種超好養的多肉推薦 | 多肉澆水技巧大公開

最近好多台灣人家裡都開始種「多內植物」,這些適合室內種植的小夥伴不僅能淨化空氣,還讓居家空間更有生氣。特別是住在都市公寓的朋友,陽台空間有限,多內植物就成了最好的綠色夥伴,不用曬太陽也能長得很好,根本是懶人養植物的首選!

說到好養的多內植物,這幾種真的超級推薦:

植物名稱 光照需求 澆水頻率 特別注意事項
虎尾蘭 低光照 2-3週一次 寧可乾也不要太濕
黃金葛 中等光照 1週一次 水耕土耕都可以
龜背芋 明亮散射光 土壤乾就澆 葉子會越長越大片
多肉植物 需要些許陽光 2週一次 澆水要澆透

我家的龜背芋養了半年,從小小一盆現在葉子都快比臉大了,放在客廳角落整個空間質感提升超多。而且這些植物都很會自己照顧自己,有時候出差一個禮拜回來,它們還是活得好好的,超級適合我們這種常常忘記澆水的上班族。

最近發現一個超實用的技巧,用手機就能監控植物狀況。下載幾個植物照護APP,設定提醒功能,就不怕忘記什麼時候該澆水施肥。有些APP還會根據你家的光照條件,推薦適合擺放的位置,根本是植物殺手的救星!我現在連辦公室都放了兩盆虎尾蘭,同事們都說整個辦公室的空氣變好了,下午打瞌睡的情況也少了很多。

多內植物最棒的地方就是種類超級多,從最常見的黃金葛到最近很紅的琴葉榕,選擇多到讓人眼花撩亂。建議新手可以先從虎尾蘭開始養起,等累積一點經驗再挑戰其他品種。記得買的時候要問清楚老闆照顧方式,每種植物的習性都不太一樣,像有些喜歡濕一點的環境,有些則是要等土壤完全乾透才能澆水。

多內植物

多肉植物新手入門:第一次養就上手的小撇步

最近多肉植物在台灣超級夯,不管是辦公室還是家裡陽台,都能看到它們可愛的身影。但很多朋友第一次養都會遇到「為什麼我的多肉越養越瘦」、「葉子怎麼一直掉」這些問題。其實養多肉真的沒那麼難,只要掌握幾個重點,連植物殺手都能變綠手指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選對品種超重要,建議新手從以下這幾種好養的入門款開始:
| 品種名稱 | 特色 | 適合環境 |
|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———–|——————|
| 石蓮花 | 葉片厚實,耐旱 | 陽光充足的窗台 |
| 熊童子 | 毛茸茸超可愛 | 半日照陽台 |
| 十二之卷 | 條紋超美,生長慢 | 室內明亮處 |
| 虹之玉 | 會變色,容易繁殖 | 全日照環境 |

澆水真的是最常出錯的地方!很多人以為多肉不用常澆水就完全不管,或是怕它渴就天天澆。其實「乾透澆透」才是王道,用手指摸土壤完全乾了再澆,而且要一次澆到水從盆底流出來。夏天大概1-2週一次,冬天甚至可以拉長到3-4週,記得要用尖嘴壺避開葉心,不然容易爛掉喔。

介質(就是土壤啦)也很關鍵,千萬不要用一般花市的培養土,排水太差根部會悶爛。建議自己調配或買現成的多肉專用土,比例大概是泥炭土:珍珠岩:蛭石 = 2:1:1,這樣排水性才會好。盆器最好選有排水孔的,沒孔的話記得在底下鋪一層發泡煉石幫助排水。

光照方面,多肉雖然喜歡陽光,但台灣夏天真的太兇猛,正中午的太陽會把它們曬傷,建議放在早上或下午有陽光的地方。如果發現葉片變黃或出現焦斑,就是曬太多要趕快移位置。冬天反而可以放心給它們曬,低溫加上充足日照,很多品種會出現漂亮的顏色變化呢!

台灣氣候適合種哪些多肉?推薦這5種好養品種,對於剛入門的新手或是忙碌的上班族來說,選擇適合台灣悶熱潮濕環境的多肉植物超級重要。台灣夏天高溫潮濕、冬天偶有寒流,這種特殊氣候其實有很多多肉都能適應得很好,而且照顧起來超簡單,不用天天澆水也能活得很漂亮。

首先要推薦的就是「石蓮花」,它根本是台灣多肉界的模範生!葉片肥厚像蓮花一樣層層疊疊,夏天放在半日照的陽台就能長得很好,冬天還會變色超夢幻。再來是「十二之卷」,這種條紋多肉超耐陰,連辦公室沒陽光的地方都能養,澆水兩週一次就夠,完全懶人福音。第三種是「熊童子」,毛茸茸的葉片像小熊手掌一樣可愛,雖然長得慢但超級耐旱,忘記澆水一個月也不會掛掉。

品種名稱 特色 澆水頻率 日照需求
石蓮花 葉片肥厚會變色 1週1次 半日照
十二之卷 條紋耐陰 2週1次 低光照
熊童子 毛茸茸耐旱 3週1次 半日照
虹之玉 會變紅色 1週1次 全日照
月兔耳 絨毛葉片 2週1次 半日照

「虹之玉」也是台灣超常見的品種,陽光充足時葉子會從綠色轉成鮮紅色,像迷你聖誕燈飾超療癒。它喜歡曬太陽,放在窗邊就能長得很好,繁殖速度超快,隨便掉片葉子都能長出新植株。最後要推「月兔耳」,絨毛葉片摸起來超舒服,形狀真的像兔子耳朵,這種多肉特別適合台灣北部潮濕的環境,就算遇到梅雨季也不容易爛根。

這些多肉在台灣花市都很容易買到,價格大概50-200元之間,建議可以從小盆開始養起。記得種的時候要用排水好的顆粒土,盆底一定要有洞,夏天中午要稍微遮陰,這樣基本上就很難養死了。很多人以為多肉要曬很多太陽,其實在台灣的夏天,有些品種曬太多反而會受傷,半日照的環境對大部分多肉來說剛剛好。

多內植物

多肉植物澆水時機怎麼抓?專家教你判斷技巧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,多肉植物澆水時機到底要怎麼抓才不會讓心愛的肉肉爛根?其實啊,照顧多肉真的沒有想像中難,關鍵就是要學會觀察植物的狀態。我養多肉這麼多年,發現最常見的錯誤就是「太勤勞澆水」,多肉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耐旱啦!
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「看土乾不乾」,很多人會固定每週澆水,但這樣其實不太對。正確做法是把手指伸進土裡約2-3公分,如果摸起來完全乾燥,而且盆土表面已經開始有點發白,這時候才是適合澆水的時機。夏天大概5-7天檢查一次,冬天甚至可以拉長到10-14天都沒問題。

不同品種的多肉對水分的需求也不太一樣,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:

多肉種類 澆水頻率(夏季) 澆水頻率(冬季) 特別注意事項
仙人掌類 10-14天 20-30天 寧乾勿濕
景天科 5-7天 10-14天 葉片皺縮就是缺水訊號
十二卷屬 7-10天 14-20天 避免葉心積水
龍舌蘭 7-10天 15-20天 澆透後要徹底排水

除了看土壤狀況,也可以觀察多肉的外觀變化。健康的葉片應該是飽滿有光澤的,如果發現下層葉片開始變軟、皺皺的,或是整株植物看起來有點「縮水」,那就是在告訴你它口渴啦!但要注意的是,有些品種在夏季休眠期反而要減少澆水,這時候澆太多反而容易爛根。

另外一個小技巧是「看天氣澆水」。台灣夏天濕度高、蒸發慢,可以稍微拉長澆水間隔;冬天雖然溫度低,但如果遇到連續晴天,盆土乾得快,反而要提早檢查。建議大家養成習慣,澆水前先看看未來3天的天氣預報,如果接下來會下雨或轉涼,就可以考慮晚幾天再澆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