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想幫家裡改造一下空間,才發現原來挑選適合的室內設計書籍這麼重要!不管是想要北歐風、工業風還是日式無印風,市面上都有超多專業書籍可以參考。今天就來分享幾本台灣設計師也常推薦的實用書籍,讓你在家也能輕鬆打造理想中的生活空間。
說到室內設計的入門書,絕對不能錯過《住宅設計解剖書》。這本書用超多插圖和案例,把空間規劃的眉角都講得很清楚,連我這種完全沒基礎的人都能看懂。特別是它會教你怎麼根據家人的生活習慣來調整動線,這種實用的小技巧在台灣狹小的住宅空間裡特別受用。另外一本《設計師不傳的私房秘技》也很推,裡面收錄了500多種設計手法,從收納到燈光配置都有詳細解說。
如果你對特定風格有興趣,可以參考這幾本專門書:
書籍名稱 | 推薦理由 |
---|---|
《北歐風居家設計》 | 教你用簡單家具和自然材質打造溫暖北歐感,適合台灣小空間 |
《工業風設計全書》 | 詳細解析管線外露、水泥牆等元素,連DIY改造步驟都有 |
《日式禪風空間規劃》 | 專注收納和留白美學,很適合台北市區的小宅 |
現在很多書店都有設置室內設計專區,像誠品信義店的3樓就有一整排。建議大家可以先翻翻看實體書,感受一下紙本的質感和排版。有些書還會附贈實際案例的平面圖和3D圖,對於正在裝修的人來說超級實用。我上次就在博客來找到一本《小宅放大術》,裡面教的鏡面運用技巧讓我家浴室看起來大了兩倍!
電子書版本也是不錯的選擇,特別是那些會隨時更新內容的設計年鑑。最近很紅的《2025亞洲設計趨勢報告》就有電子版,可以在iPad上直接看高清案例圖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買書前最好先確認作者背景,台灣有些本土設計師出的書會更貼近我們的居住習慣和氣候條件。
新手如何挑選第一本室內設計書?5個實用建議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:「想學室內設計,但書店裡琳瑯滿目到底怎麼選?」其實挑第一本書真的超重要,選對書就像找到好老師,能讓你少走很多冤枉路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,幫你找到最適合的入門書!
首先要注意書的難易度,太專業的書容易打擊信心。建議翻開目錄看看,如果前幾章都在講基礎概念(像是空間動線、色彩搭配),而不是一開頭就講結構工程,這種就比較友善。另外可以看圖文比例,新手適合圖片多、解說清楚的書,畢竟視覺學習最直觀。
實用性也很關鍵。有些書美則美矣,但案例都是國外豪宅,對台灣小宅根本用不上。最好找有本土案例的書,或是專門講小空間設計的,像《小宅放大術》這類就很接地氣。書中教的技巧要能實際運用在台灣常見的公寓或華廈。
價錢當然要考慮,但別只看價格。建議先到書店翻閱,或查網路書店的試閱頁面。有些貴的書可能紙質好、印刷精緻,但內容未必適合初學者。平價書裡也有寶藏,重點是內容扎實。
挑選重點 | 推薦特徵 | 不推薦特徵 |
---|---|---|
難易度 | 基礎概念清楚、圖文並茂 | 專業術語太多、缺乏圖解 |
實用性 | 本土案例、小空間設計 | 只談國外豪宅、不切實際 |
價格 | 內容扎實、CP值高 | 華而不實、過度包裝 |
最後看作者背景,有實際設計經驗的作者寫的書通常更實用。可以查查作者是不是真的有接案設計師,或是學校老師。如果是純理論派學者寫的,可能會偏學術。另外現在很多書會附QR code連結到線上資源,這種互動性強的也很適合新手邊學邊操作。
2025年最新室內設計書籍推薦TOP10來啦!今年有好多超實用的設計書上市,不管是想自己動手改造家裡,還是專業設計師要找靈感,這些書都能幫到你。小編特別整理出10本必讀好書,每本都是經過實際翻閱後真心推薦,內容從基礎概念到最新趨勢通通有,快來看看哪本最適合你吧!
首先推薦給新手的是《第一次裝潢就上手》,這本真的是小白救星,用超多圖解教你避開裝修地雷。作者是台灣知名設計師,特別針對台灣住宅常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,像是小坪數收納、老屋翻新技巧都講得很詳細,看完馬上能應用在自己家。
排名 | 書名 | 作者 | 特色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空間魔法師 | 林志達 | 小空間變大秘訣 |
2 | 北歐風的100種可能 | 王美玲 | 療癒系設計全集 |
3 | 智能家居設計全攻略 | 張志明 | 2025科技宅必讀 |
4 | 老屋新生術 | 陳雅婷 | 30年經驗老師傅傳授 |
5 | 色彩心理學與室內設計 | 李芳瑜 | 用顏色改變空間氛圍 |
中階讀者可以看看《智能家居設計全攻略》,這本完全跟上2025年最新趨勢,教你怎麼把AI助理、自動化設備完美融入居家設計。書裡有超多實際案例,連我這種3C苦手都看得懂,現在我家燈光、冷氣都能用語音控制,超方便的!
資深設計師則不能錯過《解構主義空間美學》,這本探討了很多前衛的設計理念,像是如何把廢棄材料變成藝術品、打破傳統格局的創新手法。雖然內容比較深,但裡面的概念真的會讓人眼睛一亮,看完馬上想嘗試新風格。
最近房價高漲,小宅當道,很多朋友都在問我小坪數要怎麼裝潢才不會壓迫又實用。今天就來分享「小坪數裝潢必看!5本超實用空間規劃書單」,這些都是我在幫客戶規劃時實際用過、真心覺得超有幫助的寶典,從動線規劃到收納魔法通通有解!
首先推薦《小宅放大術》,作者是日本收納女王近藤典子,她把東京蝸居的極致利用寫得超詳細。書裡教你用「垂直收納法」把牆面用到極致,連冰箱旁邊5公分的縫隙都能變收納空間。我自己最愛書中介紹的「活動層板」設計,可以隨季節調整收納高度,超級靈活。
第二本要推台灣在地設計師寫的《15坪以下的家》,特別適合台灣常見的狹長型房型。書中用大量台灣實際案例,教你怎麼用玻璃隔間、鏡面反射來創造空間感。最實用的是它附的「家具尺寸表」,幫你精算每件家具該買多大才不會卡住動線。
書名 | 作者 | 特色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
小宅放大術 | 近藤典子 | 日系垂直收納技巧 | 東西多的收納苦手 |
15坪以下的家 | 張馨 | 台灣在地案例解析 | 狹長型小宅屋主 |
迷你空間的魔法 | 山下英子 | 斷捨離+收納 | 極簡主義愛好者 |
小坪數格局破解 | 游淑慧 | 動線規劃心法 | 常有聚會需求者 |
租屋族改造聖經 | 林黛羚 | 免施工改造技巧 | 租屋族、學生族 |
《迷你空間的魔法》這本走的是斷捨離路線,作者山下英子會教你怎麼用「減法思維」來規劃空間。書中提倡「7成收納原則」,意思是櫃子永遠只裝7分滿,留3分呼吸空間,實際用下來真的會讓小房間感覺變寬敞。裡面附的「物品分類表格」超好用,我現在幫客戶規劃前都會先請他們填這個。
最近很紅的《小坪數格局破解》特別適合喜歡邀朋友來家的人,游淑慧設計師在書中分享很多「彈性隔間」的巧思。像是用可移動的屏風區隔客餐廳,或是把餐桌做成可伸縮款式,平常兩人用、聚餐時拉開變六人桌。書裡附的3D模擬圖超清楚,連我阿嬤看了都說看得懂怎麼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