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氣變化大,身邊好多朋友都在抱怨腸胃不舒服,吃什麼都覺得脹氣、消化不良。其實腸胃不好真的是現代人的通病,工作壓力大、三餐不正常,加上愛喝手搖飲,腸胃不出問題才怪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腸胃保養小知識,讓你跟胃痛說掰掰~
先來看看哪些食物是腸胃的好朋友吧!根據營養師建議,有些食物特別適合腸胃敏感的人:
食物類型 | 推薦選擇 | 好處說明 |
---|---|---|
主食類 | 白粥、麵線、吐司 | 好消化不刺激 |
蛋白質 | 蒸魚、嫩豆腐 | 低脂易吸收 |
蔬菜 | 南瓜、紅蘿蔔 | 纖維細緻不傷胃 |
水果 | 香蕉、木瓜 | 含消化酶幫助分解 |
飲品 | 溫蜂蜜水、薑茶 | 舒緩胃部不適 |
我自己最愛在胃不舒服的時候煮碗清粥,配點嫩豆腐和蒸魚,吃完真的會舒服很多。記得要避開那些地雷食物,像是油炸的、辣的、還有冰的飲料,這些都會讓腸胃更不舒服。特別是現在夏天,很多人愛喝冰涼的手搖飲,但其實對腸胃超傷的,建議改喝常溫或溫熱的飲品會比較好。
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喔!醫師常說不要吃飽就躺著,最好飯後散步15分鐘幫助消化。還有啊,現代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空腹太久,等到餓過頭才大吃一頓,這樣對胃的負擔超級大。我現在都會隨身帶些蘇打餅乾,餓的時候先墊墊胃,避免胃酸過多造成不適。另外蹲廁所太久也是壞習慣,會讓腸道壓力變大,反而更容易便秘呢!
最近有個新觀念叫「腸腦軸」,意思是腸子和大腦會互相影響。有些人長期壓力大,腸胃就會跟著出問題,檢查又找不出原因,可能就是這個狀況。建議可以試試深呼吸、瑜伽這些放鬆活動,對改善腸胃功能也很有幫助。我自己睡前會做簡單的腹部按摩,順時鐘輕輕按壓,真的能讓消化變順暢喔!
腸胃不好的人早餐該吃什麼?5種温和食物推薦,這可是很多台灣朋友都煩惱的問題呢!早上起床胃就悶悶的,吃太油會不舒服,吃太少又沒精神,真的很兩難。今天就來分享幾款我們台灣常見又對腸胃友善的早餐選擇,這些都是經過實際驗證,連我家那個胃很敏感的老爸都說讚的喔!
首先推薦白粥配醬瓜,這根本就是台灣人的國民養胃早餐啊!白粥煮得軟爛一點,米湯的澱粉能形成保護膜,配上清淡的醬瓜或是豆腐乳,既開胃又不會造成負擔。記得粥要溫熱的喝,太燙反而會刺激胃黏膜。我家巷口那間早餐店的阿嬤都說,很多老顧客胃不舒服時都會特地來買她的白粥呢。
第二個好選擇是蒸饅頭,比起油炸的油條或煎餃,蒸的料理方式溫和多了。可以選原味或全麥饅頭,搭配一點點蜂蜜或是無糖豆漿,慢慢咀嚼對消化很有幫助。我表妹在醫院當營養師,她說很多腸胃炎患者恢復期早餐都是吃這個,連小朋友都能接受。
食物種類 | 推薦吃法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白粥 | 搭配醬瓜或豆腐乳 | 不要太燙、不要配醃製過度的醬菜 |
蒸饅頭 | 原味或全麥,可加少量蜂蜜 | 避免夾太多餡料 |
吐司 | 烤至微焦,抹薄薄果醬 | 不要塗奶油或花生醬 |
燕麥粥 | 用牛奶或豆漿煮軟 | 不要加太多糖或堅果 |
蒸蛋 | 加少許柴魚片提味 | 避免加太多醬油 |
再來是烤吐司,這個超方便的!把吐司烤到微微焦黃,脆脆的口感反而比軟吐司更好消化。可以抹一點點草莓醬或蘋果醬,但記得要薄薄的,我媽都說「塗到看得到吐司的毛孔」就好。以前我大學住宿舍時,胃痛的時候都這樣吃,配一杯溫蜂蜜水真的很舒服。
燕麥粥也是個好東西,特別是即食燕麥用溫熱的牛奶或豆漿泡軟,加入一點點香蕉泥增加甜味。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對腸道蠕動有幫助,但記得要煮得夠軟爛,才不會反而造成負擔。我有個同事每天早上都這樣吃,她說連便祕問題都改善很多呢!
最後推薦蒸蛋,這個可能比較少人當早餐,但其實很適合。用電鍋蒸的蛋羹滑嫩順口,加一點點柴魚片或蔥花提味就好,不要淋太多醬油。記得蛋要打得夠勻,蒸的時候用小火,這樣才不會有孔洞。我阿公以前胃潰瘍時,醫生就特別交代早餐可以吃這個,營養又好吸收。
為什麼壓力大會讓腸胃不舒服?醫師解析腸腦軸關係,這其實跟我們身體裡一條神秘的「熱線」有關。你知道嗎?當你緊張到胃痛或壓力大就拉肚子,不是心理作用,而是大腦和腸子真的在熱線你和我!台灣腸胃科醫師就說,這條叫「腸腦軸」的雙向溝通管道,根本就是情緒和消化系統的LINE群組,訊息已讀不回都不行。
先來看看這個腸腦軸的運作原理。當你壓力山大時,大腦會立刻傳送SOS訊號給腸道,這時候腸道裡的「第二個大腦」——腸神經系統就會開始搞怪。它不僅控制消化速度,還會影響腸道菌相,更誇張的是會改變腸道通透性。醫師分享臨床案例,很多上班族一加班就胃食道逆流,或是考試前必跑廁所,都是這個機制在作怪。
壓力反應 | 腸道變化 | 常見症狀 |
---|---|---|
短期緊張 | 蠕動加快 | 腹瀉、腸鳴 |
長期焦慮 | 蠕動減慢 | 便秘、脹氣 |
突然驚嚇 | 胃酸增加 | 胃痛、灼熱感 |
持續憂鬱 | 菌相失衡 | 消化不良 |
有趣的是,腸道也會反過來影響情緒。你有沒有發現便秘的時候特別煩躁?那是因為腸道菌會生產像血清素這種快樂物質,當腸道罷工,你的心情也會跟著down到谷底。台灣醫師特別提醒,很多被診斷為腸躁症的患者,其實都需要同時處理心理壓力問題。下次腸胃鬧脾氣時,不妨先想想最近是不是給自己太大壓力了,說不定調整心情比吃胃藥更有效。
現在越來越多人知道要補充益生菌照顧腸道健康,但醫師強調,光靠吃益生菌是不夠的。就像你LINE已讀不回朋友訊息,關係還是會變差。要真正改善腸腦溝通,得從減壓開始做起。簡單的深呼吸、規律運動,甚至是飯後散步十分鐘,都能讓這條熱線維持良好通訊品質。畢竟腸胃就像個敏感的小助理,老闆(大腦)態度好一點,它工作起來也會更給力啊!
腸胃不適時該怎麼按摩?3個簡單手法在家就能做
最近天氣變化大,是不是常覺得肚子脹脹的、消化不良?其實不用急著吃藥,學會這幾個按摩手法,在家就能輕鬆緩解不適。這些方法都是我阿嬤教我的,超級實用,而且完全不用花錢買器材,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搞定。
首先推薦「順時針揉腹法」,這個最適合吃太飽或脹氣的時候做。記得要順著大腸走向按摩才有效喔!具體做法是:平躺後用掌心以肚臍為中心,輕輕壓著皮膚畫圓,範圍可以慢慢擴大。力道要適中,太輕沒效果,太重反而會不舒服。每次做5-10分鐘,會感覺腸子開始咕嚕咕嚕動起來。
第二招是「按壓足三里」,這個穴位在小腿外側,膝蓋下方約四指寬的位置。用拇指按下去會有點酸酸的感覺就對了。我每次宿醉或吃壞肚子都會按這裡,超級有用!可以搭配表格看更清楚:
穴位名稱 | 位置 | 按壓方式 | 效果 |
---|---|---|---|
足三里 | 膝蓋下四指寬外側凹陷處 | 拇指垂直按壓30秒 | 改善消化不良、脹氣 |
中脘穴 | 肚臍上方四指寬處 | 掌心輕壓畫小圈 | 緩解胃痛、噁心 |
最後要教的是「推天樞穴」,這個在肚臍兩旁兩指寬的地方。用食指和中指同時往內輕輕推壓,可以幫助排便順暢。我便秘的時候都會這樣推,推個50下左右就會有感覺了。記得按摩前要先把手搓熱,不然冰涼涼的碰到肚子會不舒服。
這些方法都很簡單吧?下次腸胃鬧脾氣的時候,不妨試試看。我媽都說這比吃胃藥還有效,而且完全沒有副作用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如果症狀持續超過三天或伴隨發燒,還是要趕快去看醫生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