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牀屬植物全攻略!園藝新手必看 | 你家陽台也能種蛇牀屬?超簡單 | 蛇牀屬的5大神奇功效,超實用

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個很有趣的植物類別——蛇床屬,這個屬的植物在台灣其實蠻常見的,只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們的名字。蛇床屬植物屬於傘形科,特徵是花序像一把小傘,葉子通常有深裂,看起來很有辨識度。在野外遇到它們的時候,常常會被那細緻的白色小花吸引,不過要小心分辨,因為有些長得很像的植物可能有毒喔!

蛇床屬植物在台灣分佈蠻廣的,從低海拔到中海拔的山區都能看到它們的蹤影。最特別的是,這類植物有些品種在中藥裡還被拿來入藥,像是蛇床子就是有名的中藥材,據說對皮膚問題蠻有效的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野外採集藥用植物一定要有專業人士指導,隨便亂吃可是會出事的!

這邊整理幾個台灣常見的蛇床屬植物給大家參考:

中文名 學名 特徵 分佈地區
台灣蛇床 Cnidium taiwanense 葉子羽狀深裂,花小而密集 全島低至中海拔
濱蛇床 Cnidium monnieri 喜歡生長在海邊沙地 北部及東部海岸
高山蛇床 Cnidium japonicum 植株較矮小,適應高山環境 中央山脈高海拔區

這些植物雖然看起來不起眼,但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。像是濱蛇床就是海岸防風定砂的好幫手,它的根系能夠牢牢抓住沙土,減少海岸侵蝕。而高山蛇床則能在嚴苛的環境中生長,為高山昆蟲提供重要的蜜源。下次大家去爬山或海邊玩的時候,不妨多留意腳邊,說不定就能發現這些小可愛的身影。

說到採集,要特別提醒一下,蛇床屬有些種類長得跟有毒的毒芹很像,都是傘形科的植物。毒芹的毒性很強,誤食可能會致命,所以千萬不要看到傘形科植物就隨便採來吃。最好的辨識方法是看莖部——蛇床屬的莖通常有縱稜,而且比較細;毒芹的莖則比較粗壯,中空有節,表面光滑。不過最保險的做法還是不要亂採野生的植物啦!

蛇床屬


蛇牀屬植物原來這麼常見?台灣路邊就能找到的種類

大家有冇發現,平時行山或者喺路邊散步時,總會見到一啲白色小花叢生嘅植物?其實佢哋好可能就係蛇牀屬植物!呢類植物喺台灣真係隨處可見,尤其係郊區同田邊,唔少人以為係雜草,但其實佢哋仲有啲特別嘅用途同故事㗎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蛇牀屬植物最易認嘅特徵就係佢哋嘅傘形花序,白色小花聚集成一個個小傘咁,葉片多數係羽狀分裂,摸落去有啲粗糙感。佢哋通常鍾意生長喺陽光充足嘅地方,所以路邊、荒地特別常見。以下整理咗幾種台灣常見嘅蛇牀屬植物同佢哋嘅特徵:

植物名稱 花期 生長環境 特別之處
台灣蛇床 4-10月 低海拔路邊 全株有香氣,可作藥用
濱當歸 夏季 海岸地區 葉片較厚,耐鹽性強
野當歸 5-8月 中海拔山區 根部有當歸香氣
雷公根 全年開花 潮濕陰涼處 葉形似腎臟,民間常用藥草

講到呢度,不得不提台灣蛇床,佢係最常見嘅品種,成日被人當做雜草,但其實佢嘅嫩葉可以食用,有啲老人家會摘嚟煮湯或者炒菜。而濱當歸就特別啲,主要生喺海邊,因為要適應鹽分高嘅環境,所以葉片會比較厚實,開花時成片白色小花喺海風中搖曳,其實幾靚㗎。

下次大家行過路邊見到呢啲白色小花,不妨蹲低身睇真啲,可能會發現更多有趣嘅細節。記得唔好隨便採摘同食用呀,因為有啲品種外形相似但可能有毒,最好先確認清楚!

為什麼中醫師都愛用蛇牀屬?老祖宗的智慧解密

每次去中醫診所抓藥,總會發現藥方裡常出現蛇牀屬這味藥材。其實這可不是隨便開的,咱們老祖宗用了幾千年,早就摸透它的厲害之處。蛇牀屬在台灣中醫界根本是「低調王牌」,從皮膚問題到婦科調理都派得上用場,而且溫和不傷身,難怪老師傅們這麼愛用。


先來看看蛇牀屬最常被拿來處理哪些毛病:

常見用途 作用原理 使用方式
皮膚搔癢 殺菌消炎、止癢 煮水外洗或搗敷患處
婦科感染 抑制白色念珠菌 配合內服藥材煎煮
風濕關節痛 祛風除濕、活血 藥酒浸泡或熱敷

老中醫私下常說,蛇牀屬最厲害的是它「能攻能守」的特性。像台灣濕熱天氣容易引發的皮膚病,用蛇牀子煮水擦洗,效果比西藥消炎藥膏還溫和持久。而且它天生帶點辛味,能促進血液循環,阿嬤輩都知道用蛇牀子泡的酒來按摩痠痛部位特別有效。

現代研究也發現,蛇牀屬含有蛇床子素等活性成分,對付某些難纏的黴菌感染特別拿手。有些中醫師會搭配苦參、黃柏這些藥材,調配成專治私密處感染的坐浴方,這種老祖宗傳下來的組合拳,比單用抗生素更不容易產生抗藥性。

在藥材行買蛇牀屬時要留意,品質好的聞起來有淡淡香氣,顏色偏黃褐色。資深藥師會教客人,如果是用來泡澡或外敷,可以選整顆的蛇床子;要是內服就要請中醫特別處理過,畢竟每個人體質不同,用法還是要專業把關才安心。

蛇床屬
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「蛇牀子怎麼用最有效?中藥行老闆教你正確用法」,其實這味中藥在台灣民間流傳很久啦!蛇牀子性溫味辛苦,主要用來對付皮膚問題跟婦科困擾,但用法不對反而會浪費藥效。我問了台北老字號中藥行的老闆,整理出幾個實用方法分享給大家。

首先要知道蛇牀子最常見是外用,特別是皮膚搔癢、濕疹的時候。老闆說最好搭配其他藥材一起煮水來洗,效果會更明顯。像是配合苦參、黃柏各10克,加水煮沸後放涼擦洗患處,每天2-3次,連續用一週就會感覺改善很多。不過要注意皮膚有傷口的話就要暫停使用喔!

症狀 搭配藥材 使用方法 注意事項
皮膚濕疹 苦參10g、黃柏10g 煎水外洗,每日2-3次 皮膚破損禁用
陰部瘙癢 百部15g、地膚子15g 坐浴15分鐘,每日1次 孕婦慎用
關節風濕痛 艾葉20g、紅花5g 熱敷患處,每日1-2次 避免燙傷

如果是女生私密處不舒服,老闆特別提醒可以用蛇牀子坐浴。準備蛇牀子30克加上百部、地膚子各15克,用大鍋煮開後轉小火再煮20分鐘,倒進乾淨的臉盆裡,等水溫降到適合的溫度再坐浴15分鐘。這個方法很多阿姨姊姊都用過,說效果很不錯,但懷孕期間就不要嘗試了。

老人家關節痠痛也可以試試蛇牀子熱敷包,把蛇牀子跟艾葉、紅花按比例裝進紗布袋,用蒸籠蒸熱後敷在痛處。中藥行老闆說他們店裡常幫客人配這種藥包,尤其換季時特別多人來買。記得溫度要控制好,不要太燙免得皮膚受傷,敷完後也要注意保暖不要吹到風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